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板材,包括材质、厚度、宽度等。根据板材的尺寸、材质和缺陷情况选择合适的矫直设备,如辊式矫直机、拉伸矫直机等。检查板材是否存在弯曲、波浪、瓢曲等形状缺陷,记录缺陷类型和程度。
根据板材的初始曲率和预期平直度要求设定矫直压下量。压下量过小可能无法满足变形要求;压下量过大则可能导致矫直力过大,引发矫直辊磨损或钢板端部发生啃辊、粘辊事故。
根据板材的材质和厚度设定合适的矫直温度。一般情况下,钢板的矫直温度在600—750℃之间。矫直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钢板在辊道和冷床停留时产生波浪或瓢曲;矫直温度过低则会导致钢板塑性降低,矫直力显著上升,矫直效果不好。
根据板材的矫直效果和轧制周期设定矫直道次。一般采取一道次或三道次矫直,对于高强度或有特殊要求的板材,可能需要增加矫直道次。
对于热轧后的矫直板,可能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和提高板材性能。对矫直后的板材进行质量检查,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。根据使用需求对板材进行表面处理,如喷漆、镀锌等。